二 深入文学
1.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人学习英语有一个很好 的传统,就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研究,通过深入文学作品来提高语 言水平。这条路使许多学习者在学习上成功,也在学术上成名 ,因而为众多的学者所称道。朱 光潜先生说:"为什么谈外语学习又要扯上文学修养呢 ?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没有一个名符其实的文学家不在语言上下过长 久刻苦的功夫的。在任何一国要找真正 好的语言,大半都要从最好的文学作品中去找。""语言和文学不能分 门别户,各自独立。"(1979)陈冠商教授说:"学习外语,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呢 ?应该读些什么书呢?我觉得应该尽量多地、尽量早地读优秀的文学作 品。""文学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要学好语言,必须多读优秀的文 学作品,无论说话或作文,才能有风采,有自己的风格 ,语言就不会索然无味。"(1988)
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文学语 言。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品,其特点是既达意,又传神 ;既有思想的凝炼,又有感情的汹涌;既有哲理,又有幽默 ;既有形象的凸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 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对比的渲染,又有节奏的魅力 ;既有悲欢离合的交替,又有喜怒哀乐的震撼;既有作者的呐喊 ,又有角色的呻吟。因此英语学习者在通 过文学作品学习英语时,容易进入欣赏的角色,而一旦进入欣赏的角色 ,也就自然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英语随着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和艺 术形式而直接印在学习 者的脑海里,想忘都忘不掉。这样学得的英语,不仅记得牢 ,而且用得好。因为语言与文学创作所提供的情景,也就是典型化的生 活情景结合在了一起。我们读过 《木偶奇遇记》(The Advan-tures of Pinochio)以后,不用复习,就会记牢第一段: All fairy-tales begin with the words:"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Thissoory also begins with the words:"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A king!"my little readers will say.No,children,not a king!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piece of wood!这一段话令读者感到风趣、幽默、新奇和谜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同 时转化为学习效果或记忆效果。特别是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这一句型同a piece of wood结合,使这个句型不再是孤立的、抽象的,而是有独特形象支撑的 ,容易记忆和活用的。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境界的产生 ,靠的都是语言。同样几个词,在一般话语里可能并无多大力量 ,但是出自文学家的笔下就会惊天动地。在英文诗The Forsaken Mer-man(《被遗弃的人鱼》)中,诗人使用最常见的一些词表达了撕心裂肺的 感情,孩子同母亲永别的悲哀:Call her once before yougo.Call Once yet.In a voice that she will know:'Margaret!Margaret!'Children's voices should be dear(Call once more)to amother'S ear;Children's voices, wild with pain. Surtely she willcome again. Call her once and come away. This way,this way!在这里,语言的节奏、诗歌的旋律、感情的激荡,都融合为一体 。学习者在记忆词句时,情感、联想、节奏、韵律等因素共同起作用 ,记起来就会很容易。尤其是富有生活哲理的佳句Children's voicesshouid be dear to a mother's ear,所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切身体验的人类至爱亲情,而句子的形式又是 构造得如此之美。学习者在诵读时既会感到心灵的共鸣 ,又会感到美的享受。不必用力背熟,而自然就会背熟 ,不必有意使用,而自然就会使用,而且还会活用。
通过以上简单的两例,不难 看出,所谓活的语言,所谓学英语要学活的英语,其概念不能形而上学 地归结为日常生活用语。活的语言应该是在人的心灵上活跃的语言 ,而不只是在人的口头上活 跃的语言。"言为心声",这是中国人对语言和心灵的密切关系的科学 概括,如果谈论活的语言,忘记"言为心声"的道理 ,那就完全把活的语言解释成活人的语 言,甚至于只限于今天活着的人的口头语言。这样的解释 ,对英语学习的指导就会排斥文学语言,排斥文学作品 ,陷入画地为牢、自我囚禁的困境之中。这种指导方 针所培养出的英语人才也许口语乍听起来呱呱叫,但真正同外国人交际 则往往表现得后劲不足,底气不够。根源就是文学修养差 ,所掌握的表达方式必然单调而缺乏 变化,同时所知道的典故甚少,听懂的能力也就随之而弱 ,更谈不上用英语交际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像钱钟书、徐志摩 、朱光潜各位先生那样。
离开文学的英语学习路线是 一种以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为主导的路线,是近视而无远见的路线 ,是抄近路而反绕远的路线。这条学习路线同上溯至汉代法显 、唐代玄奘,下迄现代外语界的各方代 表的学习路线是有本质差别的。法显和玄奘以佛经文学和文化为根 ,精通了世界上语法最复杂的梵文,现代外语界的佼佼者们也是以文学 和文化为根,掌握了印欧语 系中的现代语言和古代语言。他们学习英语的经历,从一开始就和文学 结下了不解之缘。
季羡林先生回忆说:"在中学时,英文列入正式课程 。在我两年半的初中阶段,英文课是怎样进行的,我已经忘了 。我只记得课本是《泰西五十轶事》、《天方夜谈》、 《莎氏乐府本事》(Tales fromShakespeare)……"。(1988)
范存忠先生在回忆中写道:"附中二年级的英语课程分三项:读本 、语法、练习。……当时课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读本课。… …我们的读本课选了一本趣味的东西,叫做《希腊和罗马神话》(Myths of Greece and Rome),大家觉得有趣,读得起劲,书中许多故事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不可磨 灭的印象。"(1988)
王宗炎先生极为风趣地回忆在中学学英语的情景说: "使我对英语发生兴趣的不是英国人,而是阿拉伯人— —他们创造了文学名著 The Arabian Nights Entertainments(《天方夜谈》)。对于一个14岁的青年,这本故事集太引人入胜了。在我们那个中学里, 《天方夜谈》是三年级英语科的唯一教材。"(1988)
叶君健先生的回忆表明文学作品在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转折上所起的 关键性作用。他14岁 开始学英文:"从代表孔孟之道的'圣贤书'转到学一种番邦的言语 ,内容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降到'桌子、椅子、男孩 、女孩、猫、狗'等一些不登 大雅之堂的词汇,这对我来说,无论是思想上或是生理上讲都是一种折 磨。但是学了一年多的时间以后,我开始能阅读一些寓言和简单的童话 故事。这就使我的观感 逐渐起了变化。我开始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接着叶先生强调了 《伊索寓言》的"风趣"、"智慧"和安徒生的童话"掀动感情 "的效果:"原来夷狄之邦也有高深 的文化!这是我读了上述一些故事后得出的结论。"(1988)
吴景荣先生同样有类似的经历,他回忆说:"我学外语 ,不是为了赶时髦,吃洋饭,而是由于对外国文学的爱好 。记得还在高中一年级我就读兰姆(Charles Lamb)的《莎氏乐府本事》(Talesfrom Shakespeare),高二读戈德史密斯(Goldsmith)的《威克斐牧师传》(The Vicar of Wakefield),高三读狄更斯(Dickens)的《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威克斐牧师传》使我读得津津有味,这就算我对西方文学的 初次接触。"(1988)
许国璋先生回忆高中一年级的读书收获时说:"4个月读书,最得益的,还是养成了自学英语的习惯。读的是周越然注的 《莎氏乐府本事》。……在家读书,出于自娱,不顾生词而观句子全局 ,正是读书良法。"许先生还说:"《本事》非今之所谓'改写' ,而是以散文代诗剧的文学创作,读Lamb,神驰于几百年前的罗马、威尼斯、佛洛那。"(1988)
王佐良先生回忆中学的英语学习时说:"读了一些名著,如华盛顿 ·欧文的《里卜·凡·温克尔》、霍桑的《点金术》、狄更斯的 《圣诞歌》等,逐渐感到了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1988)
陆佩弦先生在高中时期读完了一千几百页的《福尔摩斯全集》, "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迷住"。他由此而总结说: "当时学校里教的是精读,而我自己则是在作趣味性浓而且大量的泛读 。我看这是学外语的理想方法吧。"(1988)
以上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么多 英语和外语专家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他们在学习中受益于文学作品的真 情实感,目的就是要以最大限度的篇幅和笔墨来强调文学在英语学习中 的重要作用。文学给人 印象最深,引人入胜,掀动感情,令人神驰,感到魅力和趣味性浓 。这是所有学有所成的英语教授们的一致体会和感受,这也是学习 、掌握和精通英语的最为重要 的、决定性的心理基础。在我国传统语言学研究中,流行着一句关于语 言规律研究的说法,即"例不十,法不立。"上面已经列举了十位专家 的经验和见解,英语学 习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学习法则或规律,应该是可以确立的。
文学就是文化。通常所说的 交际能力、情景、功能、意念等,都是以文化为背景 、扎根于文化之中的,也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因此在流行的话语分析研 究中,不乏以文学作品作为基本材料来建 立话语模式和话语语法的。在这里,马克·吐温、海明威 、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自然是炙手可热的。所以语言、言语、话语 ,以及语用等,都是与文学紧密相连的。通 过文学学习英语,就是从实质上用活的方法学习活的语言的活的使用 。既学习英语,又学习文学,提高文化素养,这是很重要的统筹学习。
2.文学的范围和层次
据英国著名作家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 的定义,文学作品的范围包括那些具有持久的趣味性 ,通过形象来启迪智慧,表现力十分完美的书。一般说来 ,文学首先是指戏剧、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等,但 也不应排斥那些文笔好、表现力强、感染力强、可读性强的哲学 、美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因为散文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 。作为英语学习的文学作品,首先 应该是世界名著,例如《莎氏乐府本事》、《希腊和罗马神话》、 《圣经故事》、《天方夜谈》等。这些名著,除《莎氏乐府本事 》所根据的原著是英文而外,其他 则是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等原著的英文译本 。阅读和学习这些名著,一方面可以学英语,另一方面可以学到许许多 多的英语中常用典故及有关来源 的知识,还可以为将来深造,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 文,研究世界古代文化打下初步基础。
学习第一流的世界名著,不能只是泛读,其中一部分应该精读 ,那怕一篇也好。另外,还要努力背诵一些精彩的片断。例如 《莎氏乐府本事》中 Hamlet王子同他母亲关于他的亲父和后父的对比的精彩对话,以及Hamlet王子将他的亲父与后父的对比。这里的句子都琅琅上口 ,而且有的是在生活口语中可原样使用的巧妙的或俏皮的答话:The queen said that was but an idle answer."As good as the question deserved," said Hamlet.The queenasked him if he had forgotten who it was he was speaking to?"Alas!"replied Hamlet,"I wish I could forget.You are thequeen, your husband's brother's wife; and you are my mother: Iwish you were not what you are."…"Oh me!"exclaimed thequeen,"what a rash and bloody deed have you done!""Abloody deed,mother,"replied Hamlet,"but not so bad as yours,who killed a king and married his brother."将被害者同害人者加以对比的语句,同样也构造得很巧妙 ,很精彩,善恶美丑对照鲜明,而且情感充沛,语调激昂:He said she had done such a deed,that the heavens blushed at it,and the earth was sick of her be-cause of it.And he showed her two pictures,the one of the lateking,her first husband,and the other of the present king,hersecond husband, and he bade her mark the difference; what agrace was on the brow of his father, how like a god he looked!The curls of Apollo, the forehead of Jupiter, the eye of Mars,and a posture like to Mercury newly alighted on some heaven-kissing hill! This man,he said,HAD BEEN her husband.Andthen he showed her whom she had got instead:How like a blightor a mildew he looked,for so he had blasted his wholesomebrother.在这段话中,多处采用对比手法以形成强烈的感人气氛——heavnes—earth,the one—the other,the late king—the pre-sent king, her first husband—her second husband, how like agod—how like a blight。对这样的段落进行熟读和背诵,必定会增强英语语感 ,提高英语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以及对语言美的欣赏能力。另外 ,在对先王描绘的一句话中,一连用了四个希腊和罗马神话里有名的神 的名字Apollo,Jupiter,Mars,Mercury,这既能启发学习者去学习希腊和罗马神话,又为学习者在英语修辞方 面增加了一份很好的营养。尤其在学习者知道Mars又是战神,又是天文上的火星时,就会对the eye of Mars的搭配感到形象性和联想性极强,一读到这里就觉得死去的国王仍在凛 然矗立,目光炯炯,英气勃勃,虽死而目不瞑。
在《莎氏乐府本事》中,类 似的段落是相当多的。学习这样的上乘文学作品,英语水平自然会有上 乘的提升。如果不是这样,那反倒是怪事,不正常的事。 《莎氏乐府本事》是这样,其他世界 第一流的名著也是这样。学英语而不读这些名著,不了解其内容 ,就如同学汉语而不读《红楼梦》一样。人是有灵性的,学习Hamlet,Prince of Denmark的感受和印象与学习 At school或 shopping,就是不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后者的学习,而是说两者应该结 合,不要否定前者的学习。
以上四部文学作品可以称得 上是西方文学巅峰上的四大名著,因而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必读必学的 。作为第二层次的文学作品,可以阅读和学习《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话集》、《培根论文 集》、《富兰克林自传》或其他。《伊索寓言》和《安徒生童话集 》的妙处,前面所引的叶君健先生的话已经提到。培根的文章虽写于几 个世纪之前,但文笔流畅, 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发人深思。而且语言节奏感强,对仗排比工整 ,读起来有中国骄文的特色,富有美感。虽是论文或散文 ,但语言和内容都有魅力,堪称英语散 文代表,作为英语学习者如无缘领略和欣赏,实为憾事。例如 ,培根所写的脍炙人口的OF STUDIES中的一些话真称得上是百读不厌的佳句: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some books areto be read onely in parts;others to be read,but not curiously;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writng an exact man.…接下去仍然是才华和哲理不断流溢的成串的妙语 ,诗歌的语言和智慧的判断融为一体。尽管是16、17世纪的英语,却又易读,又易记。而且还可以从中品味一下古英语的遗 风,如 onely(only),maketh(makes)。同时可以悟到 only原来是由one+ly而变来的,所以才是"唯一的"或"独一的"意思。而且又可以悟到语 言发展的基本趋向是由难变易,说话的人不愿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给自己 添麻烦,所以难发的th变成了易发的s。
至于《富兰克林自传》,可以说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不朽名著 。作者集科学家、政治家、实业家、文学家于一身,可称得上是一位千 古奇人。他一生的经历是典型的拓荒创业、自立自强的人生 。富兰克林和培根相比,一个是16世纪的英国贵族出身,一个是18世 纪的美洲大陆平民出身;一个受贵族教育早期成材,一个靠勤奋自学三 十而立。培根作品的语言典雅,富兰克林的语言朴素 。不同的语言风格给人不同的感受,但同 样深刻难忘。培根的作品像是博学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话 ,富兰克林的作品像是阅历丰富的朋友在谈心。读富兰克林的作品 ,不能不为作者的人格所感动,他所写出的 人生规范13条可以说是人类一般美德的概括:Tem-perance,Silence,Order,Resolution, Frugality,Industry, Sinceri-ty,Juctice,Moderation,Cleanliness, Tranquillity, Chastity, Hu-mility。在富兰克林的作品里,人生格言随处可见,表明作者成功的重要因素 之一,是他善于向生活本身学习生活法规,如下列一些: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It is hard for anempty sack to stand upright.He that has once done you a kind-ness will be more ready to do you another,than he whom youyourself have obliged.《富兰克林自传》充满了积极向上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些通过他那质朴的语言表现得更真实可信,可学可行 。难怪文学评论家把这部书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同莎士比亚的作品相 提并论。
在英语学习中深入文学的第三个层次,就是现代和当代的英美文学作品 ,种类很多,选择余地很大。这一个时期是美国社会大发展的时期 ,美国文学这时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家名作不断涌现 。从学习英语的角度出发,可以首先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百万英镑》(The£1,00O,000 Bank-Note)、《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飘》(Gonewith the Wind) 等现实主义作品,几部作品代表了几种不同的语言风格 ,但都有大量的对话,便于学习生活用语,而且语体平易适合学习 。同时几部作品的主人公形象和周围人物、 环境刻画得都很细致、生动,他们的不幸身世或遭遇很容易引起读者思 想感情的共鸣,在深入小说内容的同时,对各种生活情景和相应的语言 材料一股脑儿地学习、 记住和保持。就以《飘》(Gone with theWind)来说,语言之美是非常突出的,绘人写景,色彩艳丽 ,让中国读者联想起李商隐的无题诗的风流缥缈意境 ;双人对白则生动活泼,比喻确切,如:I love you but I conldn't let you know it.You're so brutal to those who love you,Scarlet.You take theirlove and hold it over their heads like a whip.…You'd had such astruggle,Scarlet.No one knows better than I what you'd gonethrough and I wanted you to stop fighting and let me fight foryou.
除了美国文学以外,现代的 英国文学也有许多世界名著,如《福尔摩斯探案集》、 《邱吉尔的回忆录》等。前者在全世界家喻户晓,而且语言简单 ,理念性强,趣味性强,使人读来不忍释手, 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后者出自大英帝国一最有名的首相笔下 ,题材宏大,内容广泛,文气磅礴,语言流畅,既可泛读,又可精读 ,还可以作为研究英国人思维模式和 写作框架的典型材料,从中领悟人和语言、行为的微妙关系。
3.深入文学的途径
开卷有益。只要在英语学习中重视文学作品,采取任何方法 ,都会奏效,条条道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主要的是,要把文学作为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知己。英语里最难掌握的 冠词和介词的用法,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可以解决 。英语语体的变化和使用,话语的 结构和模式,同样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场景的出现而具体 掌握。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英语学习者的活字典、活语法和修辞大全 、活会话材料,这丝毫不是 夸张。然而最重要的是,英语学习者在文学里可以找到心灵的对话者 ,他劝告失败者振奋,成功者谦虚,他告诉读者生活的真谛和爱情的谜 底。对于文学这样一位难 得的良师益友,英语学习者还不应该天天登门探访吗?只要见面 ,就有收获。可以带着学习中的问题求教,找答案,也可以只作为随意 性的消遣。忘掉遗忘的苦恼, 进入文学的天地;摆脱记忆的负担,悠悠自得地自娱 ;无目的地达到目的,无功利地得到功利,这是深入文学的基本途径 ,这也就是前面说过的学习境界,要从动情 和神往中自然习得。
当然,上面所描述的深入文 学的基本途径和理想的学习境界,并不排除各种具体学习方式的运用 。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举行名著朗诵会,也可以进行某些章节段落的角 色表演,还可以组织戏剧 演出。另外,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适当做笔记 ,摘抄精彩的句子、段落,也可以专门汇集描写主人公或其他人物的形 象、行为、性格的词语,或者分门别类 地选录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同用途的语汇,如专门描绘眼睛的 ,专门描绘走路的,专门表现美丽的,专门表现虚伪的等等。
文学阅读和作文练习结合, 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对原文进行改写或简写 ,也可以从各个角度写评论,比如从语言的运用、人物的刻画 、背景的描写等不同角度,或从对照、比喻、夸张 等不同角度,或从哲理、道德、信仰等不同角度。持久进行下去 ,英语学习就会从以语言为重点提高到以文学为重点。这样 ,学习的目的也会由掌握语言而提高到研 究文化。
深入文学,就要把文学著作 作为英语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的入门阶段和初级阶段 ,使用一些专门编写的课本,是必要的。但是最好的学习材料 ,或最好的课本是文学作品,是名著,是原著。尽 量早地接触文学作品,特别是整本的文学作品,是许多人学习成功的重 要经验。精选、精读一本英文原著,理解和吃透语言和内容 ,消化吸收其精华,会终身受益无 穷。这种英语学习,也不妨称之为一本书主义。但是一本文学著作和一 本语言课本是不一样的。一本课本分成许多课,各有各的主题 ,各有各的重点,各有各的主人 公,各有各的情节。与此相反,一本文学著作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 ,内容是连贯的,情节是衔接的,叙述是按逻辑发展的 ,故事是波澜起伏而又一环扣一环的。从学 习角度看,原著和课本相比,一个是难中有易,一个是易中有难 。英语学习材料的最好的编写者,原来是柯南·道尔(Conan Doyle)、马克·吐温(MarkTwain)、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等文学巨匠。这样说,并未违背事物本质。
"
--Excerpted from http://pgzt.mnu.cn/jxyj/yyxx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