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8, 2008

Article via web - “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

2005年·第2期 [本刊专稿]
“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

刘鹏

厚度:日均4开77.8版
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标志性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 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综合到专业,各级各类报纸不断扩版,“扩版热”一“热”再“热”。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预测1996年 中国报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和特点时就提出:新的一轮“扩版潮”正伺机待动。他在2000年的预测中,再次提出“有实力报纸的多版化趋势会在近两年内急剧升 温”。①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喻教授的判断。
第二,单个报纸版面量屡攀新高,屡破纪录。2001年《南方都市报》日出七十余版,号称“中国最厚的 报纸”;2003年《北京青年报》打出“‘厚报’有‘厚报’”的宣传口号,日出对开六十余版,引起北京报业市场的震动。2004年3月31日,《南方都市 报》推出“成熟2004”特刊,总计14叠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的“吉尼斯记录”。今年初天津《每日新报》创刊5周年,出版500版纪念特刊,不到 一年就打破了《南方都市报》的纪录。
第三,管理部门对报纸扩版放松了管制。过去,由于报纸扩版涉及到增加用纸、增加拨款等问题,管理部门出台一系 列严格的扩版审批制度。1997年广州一家日报未经审批出版97版香港回归特刊,还被处以重罚。但是近年来,管理部门逐渐放松了对报纸扩版的管制,并对扩 版普遍持支持态度。1995年出台的《关于暂停审批报刊增期、扩版、增刊的通知》在2003年废止执行,2004年下半年四川省也放开了版面限制规定。
进入“厚报时代”的报纸有多厚?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读者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下表是对全国20家主要城市都市类报纸2004年12月版面量的统计。
(数据来源: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带者为对开大报或对开“瘦报”)
在 上面20家报纸的版面统计中,有8种报纸是对开大报或“瘦报”,如果将对开大报或“瘦报”按照1:2的比例折算成4开版面的话,这20种都市类报纸的日平 均版面量为77.8版。十几年前,提起欧美国家的一份报纸能打死一只老鼠,宛若“神话”,而今天我们的报纸厚度已经毫不逊色。
“新闻盛筵”还是“广告盛筵”?
报 纸加厚当然不是为了打老鼠,“厚报”能够带给读者和报社诸多好处。比如读者可以低廉的价格得到更丰富的信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等。而报社可以扩大广告版 面,增加广告收入,从而维持低廉的报价以争取足够多的读者等。可以说,目前凡是比较厚的报纸,都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报纸。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 断听到对报纸加厚不满和反对的声音,而且,报纸愈厚,不满之声愈强。
“厚报”走的是信息规模的路子,号称是给读者提供的“新闻盛筵”,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胃口”。《南方都市报》的宣言具有代表性:“我们包罗万象……我们‘叠叠不休’……别人有的,我们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②
但果真是“新闻盛筵”吗?或者毋宁说是“广告盛筵”!
仍 以上述20家报纸为例,对其广告版面在总版面中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发现:所有报纸的广告版面比例都在30%以上,其中6家报纸的广告版面量占总版面的一半以 上(见下表)。这样的报纸到底是“新闻纸”还是“广告纸”!据说,在日本报界,要想加入新闻协会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报纸广告版面数量不得超过新闻版面,广 告收入不得高于销售收入,这是衡量一张新闻纸必要品质的底线。③
考察“厚报”的扩张过程,新闻版面也扮演了广告版面“搭头”的角色。
对20种报纸2004年12月的版面量与11月的版面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只有3种报纸的广告版面增长率低于总版数的增长率(见下表)。可见,报纸临时性增张主要是增加广告版面。
将 2004年12月的报纸版面与2003年12月进行比较,以平均版面量77.8版计算,同比总版面增长率超过5%,就意味着平均每天增加4个以上整版,可 以视为有计划的扩版。这类报纸共13种,其中有9种报纸的广告版面同比增长率高于总版面增长率(见下表)。可见,大部分报纸有计划地扩版也是为了增加广告 版面。
进一步考察不足七成的新闻类版面,还可以发现其中大量属于“信息泡沫”。
首先,专刊版至少占了新闻类版面1/4的篇幅。以上海版面 量比较多的《新闻晨报》为例,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一个以上的专刊版面,包括旅游、房地产、教育、人才、汽车、健康、球市等。这些专刊诉诸读者的特殊兴 趣,对于缺乏这方面信息需求的读者来说无异于废纸。专刊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拉动相关行业广告,其中除了部分实用信息,还有大量的“软文”广告。另外,16个 版的“财经证券”新闻也单独成叠,其中财经新闻大约4个版,其余是证券、期货行情和相关广告,对于不炒股的读者来说,这些版面毫无价值。
其次,为 “新闻炒作”提供了空间。比如,厚起来的都市类报纸大多将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单独分叠,大标题、大照片,明星们举手投足都可以作为重要新闻突出报道。再 如,《北京青年报》首创的“绝对隐私”被广泛学习,许多都市类报纸将这类“情感故事”作为保留节目,每天一个整版的奇情怪恋,真真假假,赚人“眼球”。
再次,“鸡毛蒜皮”的新闻被放大。“厚报”的稿件吞吐量大,新闻选择的标准也随之降低,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内容也上了版面,一些本可以更精练的新闻抻成了“拉面”,伤害了新闻品质。
其 实,“厚报”是报纸杂志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在纯新闻数量基本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只能增加生活服务、情感娱乐类信息以及专刊版面。如果滤去“泡沫”,挤干水 分——大量的广告版面、为了拉动广告的专刊、华而不实的炒作和娱乐成分、记者显示技巧的铺张、程式化的会议消息等等,只留下读者应知欲知的纯新闻,真正的 新闻量不会多于8个4开版面。
患上了“厚报焦虑症”
“厚报”的设计思路是让读者形成选择性阅读习惯,有用的就看,没用的就扔掉。但目前显然大多数读者还不能如此“潇洒”。从大量广告和垃圾信息的“盛筵”中挑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对读者的耐心和信心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调 查显示:读者并不满意报纸版面无限扩张。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读者希望以0.5元买到的一份4开报纸的最佳版面量为32版,而同 期上海都市类报纸的日均版面量普遍在40版以上。④调查还表明,认为报纸版面越多越好的读者人数和认为报纸最佳版面量应该是16版的一样多;越是文化程度 高、收入水平高的读者,越希望报纸“薄”一些。
调查显示:读者对广告版面越来越多深为不满。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2003年针对上海某晚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0%以上的读者认为该报广告版面太多。⑤类似的意见,在其他城市读者中普遍存在。
调 查显示:报纸版面越来越多,但是读者每天读报时间却没有增加。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上海报业市场的调查显示,2001年人均读报时间为63分钟, 2003年为62.5分钟。⑥即便排除抽样误差因素,起码可以得出近两年上海人读报时间没有明显增长的结论,而近两年上海都市类报纸的“厚度”却突飞猛 进,这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信息的丰富造成了注意力的贫乏”,报纸越厚,在读者手中停留的时间越短。
天天“新闻盛筵”反而让读者“消化不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从头到尾看完一份“厚报”,觉得对不起自己订报的花费;如果跳过某叠完全不看,又怕漏掉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心理状态让不少读者患上“厚报焦虑症”。
“厚 报”是世界报业发展趋势,但“厚报焦虑症”在报业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美国埃森哲战略变革研究院主任达文波特教授在《注意力管理》一书中介绍说:《纽约时 报》周日刊所包含的实际信息比15世纪一个读者所能读到的全部书面材料还要多。在一项描绘200条信息的通讯环境的未来机构调查中,71%的白领称他们感 受到每日所接收的信息量的压力,60%的人感到自己被压垮了。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美国报纸产业》一书也提到,美国不少读者不订报并不是文化 水平不够,也不是购买能力不足,而是觉得报纸版面太多,根本看不过来。⑧国际报纸发行协会执行总监威尔金斯提醒说:“报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商业模式,该 模式认为越多越好。如果卖出广告越多,报纸张数就越多。这不正是读者想要的吗?但是,大量证据显示,读者要的是能一口气读完的东西,或者自认为能读完的东 西。”
对于办报人来说,“厚报焦虑症”以另一种表现形式存在。
每天必须保证足够的新闻量以防止“稿荒”;必须严格稿件流程以防止重稿;必须防备纸价大幅度上涨以控制成本……

“薄报”的市场机会
虽然对“厚报”有诸多不满,但必须承认,只要广告收入仍是报业经济支柱,报纸越来越厚、广告版面越来越多就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
与 报业发达国家报纸厚度相比,我们仍处于“厚报时代”的初级阶段。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一书列举了美国6家日报平日版与星期日版的页数,其平日版日均版面 量为对开97.3版,星期日平均版面量为341对开版。⑨鉴于我国报业繁荣发展的态势,今天继续作出报纸将越来越厚的预测应该是正确的。

广告版面 越来越多也是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报业经营的经验,新闻版面和广告版面的比例达到4:6时,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虽然报纸不仅仅具有商品属性,但是进 入市场后的报纸逐利性是无须讳言的。另一方面,我国报业经济仍然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按照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广告额占GDP的比重大约在2%左 右,而我们国家2003年的数字却只有0.9%左右,广告版面量和广告份额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厚报”的批评具有反思的意义,但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指责上,更不可能退回到一份报纸4个版的信息短缺时代。那么,这种批评的意义有二:
其 一,“厚报”有责任加强引导,改进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比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帮助读者养成选择性阅读的习惯;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广告搜集对自己有用 的信息;告诉读者只有广告收入高才能保证报纸价格低廉、才有能力对抗商业势力或权力的侵蚀等等。同时在编排上也应该更加明细,让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 需要的信息,毫不犹豫地丢弃无用的版面。("养成选择性阅读的习惯"! --double_take)
其二,报业市场有责任提供改良的产品或新的产品,满足那些既想完整系统地了解每日资讯,但又缺少阅读时间的读者的需求。
新 闻有软硬之分,所谓硬新闻指那些关系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则与人们切身利益并无关系,主要是向读者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 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虽然不同的读者对新闻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总体上说,硬新闻才是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只有基本需求获得满足后才会需要软新闻。 ⑩
在报纸竞争越来越激烈,报纸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厚报博弈”中,从读者对“厚报”越来越强烈的排斥与抵触心理出发,从满足部分读者以最少的时 间获得应知欲知的新闻需求出发,眼光一转,可以发现“厚报”时代“薄报”同样存在市场机会。  第一,专业化报纸。这类报纸只需要信息的含金量,不需要面 面俱到。2004年底创刊的《每日经济新闻》在发刊辞中解释了办“薄报”的思路:“以精选资讯立身:因为地球是个村,信息是个港,良莠并存;以独到见解立 言:因为社会多元化,瓦釜黄钟齐鸣;以创造价值立德:因为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如果能够做到,也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不需要加入“厚报”战团就 可成功。
第二,总结性报刊。周报或周刊,对一周要闻进行总结性陈述,并对重要新闻事件作深度挖掘,同样可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美国《时代》周刊就是这个思路,它的广告语就是:“《时代》帮你节约时间,控制超载的信息”。(Ah, the Time magazine. --double_take)
第三,以刊登硬新闻为主的“薄报”。
《立报》的启示
办一张主要刊登硬新闻的“薄报”,有多大市场机会?显然,当下国内报业市场还缺乏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回顾中国报业历史,却可以获得一点启发——那就是旧中国红遍上海滩的《立报》。
1935 年《立报》创刊时,上海报业市场主要是《申报》和《新闻报》的天下,这两张算得上“厚报”先祖,例如同期《申报》就是外埠4大张,本埠增刊2大张还附送画 刊。《立报》的特色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日出4开4版。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国内外要闻、本市新闻、言论、副刊一应俱全,文章短小精悍,号称“新闻 精”,“五分钟能知天下事”。巴金也称赞说:“在一张小小的报纸里面,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一天里我们所应该知道的一切,没有多余的巨大篇幅来耗费我们的时间 和精力。”
显然,“厚报”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一报在手,样样都有”,通过“一站式购齐”的内容架构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阅读需求。而“厚报时代”的“薄报”,同样不能违反这个游戏规则,既要解决读者信息超载的焦虑,又不能引起读者信息缺失的焦虑,从而必须走新闻精华、全面覆盖的道路,每一个版面、每一篇文章都让读者感到物有所值,才可能以小搏大,以少胜多。
《立 报》能够打开市场的优势还在于价格低廉。据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的研究,当时《申报》每份售大洋四分五厘,而《立报》仅为铜元四枚。以大洋每分合铜元三枚计 算,买一份大报的钱,可以买三份小报还有余。紒紜矠“厚报”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从量上让读者产生物有所值的感觉,而“薄报”打开市场,也只能以价格优势抵 消“厚报”的数量优势。
出于竞争的考虑,不少报纸希望通过加厚来提高报业市场的门槛,为后来者设置资金障碍。《立报》选择“薄报”模式,也是为了 减少资金压力。据说,成舍我准备创办《立报》之前,就有人给他出主意:“上海能不能办小型报?如办大报,在申(报)、新(闻报)两大报的高压下,没有百万 以上资本,恐怕是不容易和他们斗争的。以我们这种职业报人的经济力量,在上海,只有办小型报,或能打开一条成功的途径。”紒紝矠于是,成舍我等人集资10 万元就办起了《立报》。  创刊时间不长,《立报》就声名鹊起,不到两年发行量突破20万大关,成为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让当时的报业老大《申报》 《新闻报》暗暗着慌,悄悄筹备办一份类似的小报来和《立报》竞争。当然,《立报》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该报内容质量高,且常有独家报道和尖锐的言论。但是也 说明,在“厚报”垄断的市场中,“薄报”同样有成功机会。
可能的赢利模式
《立报》号称“报人办报”,也就是说本意不在谋利,还宣称“发行不达10万份之前绝不登广告”、“永远不增价,年终不休刊”。直到创刊一年以后,才出现少量广告,并增出8开一张的附刊,报价不变。但是非常可惜的是,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立报》被迫停刊。
虽然《立报》的成功不容质疑,但很难说它找到了一条“扩版—增广告”之外的赢利模式。那么,在21世纪的“厚报时代”,能否复制《立报》的成功模式?
一种可能是:以“薄报”概念敲开市场大门,读者群稳定后适度增加少量的广告版面。
再一种可能是:目前的“厚报”同时出版精华版,浓缩每日新闻精要,满足那些患“厚报焦虑症”的读者需求。成本增加不多,发行、广告可以略有微利,同时能够扩大读者规模、减少读者流失。
另一种可能是:在目前“厚报”内容按叠分类的基础上,实行板块式订阅,读者可以只订新闻版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刊订阅。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喻国明:《嬗变的轨迹》,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南方都市报》2004年3月31日
③肖美瑾:《日本为何五十年未诞生一家新报社?》,《新闻记者》,1999年第8期。
④⑥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⑤央视索福瑞2003年上海调查数据,在北京的调查中读者也有类似意见。上海读者对报纸广告版面过多深恶痛绝,以至一些新创办的报纸打出的“卖点”之一就是广告少。
⑦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注意力管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⑧ (美)罗伯特·皮卡德等:《美国报纸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⑨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这六家日报分别是《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波士顿环球 报》、《斯坦顿岛前进报》。辜晓进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提到:美国大型日报每日页码普遍接近100版,星期日版常常在200至300版之间。《美国报纸板块及 内容设置》,《新闻记者》2002年第8期。
⑩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紒紜矠紒紝矠丁淦林:《三十年代中国小型报浅议》,《新闻大学》。


- Copied from http://xwj.scol.com.cn/tgch/20050318/20050318111842.htm

In pictures: Cyd Charisse

In pictures: Cyd Charisse

Cyd Charisse

Cyd Charisse, who has died at the age of 86, found fame in the musicals of the 1940s and 1950s.


Continued at:

http://news.bbc.co.uk/2/hi/in_pictures/7460788.stm


News stories: Canada 'laggard' in communications; etc.

Canada 'laggard' in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president

Last Updated: Tuesday, June 17, 2008 | 11:56 AM ET Comments16Recommend31


...

Canadian businesses are also well behind in adopt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Johnston said. At a time when most U.S. businesses are barreling headlong into interactive Web 2.0 sites, only 63 per cent of Canadian firms have gone to the trouble of setting up a simple website.

"They still haven't wrapped their heads around Web 1.0," he said. (Oh, I hate to be engulfed by this kind of digital divide. Canada, barrel ahead! --Alex Wang)

Much of the problem is the view by Canadian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that competition is bad. Competitors are viewed as "barbarians at the gate," said Johnston, who is a member of Ontario's Task Force on Competitiveness. (Let's hate monopolies. Freedom and availability of choices. Competition brings good to mass consumers. --Alex Wang)

Johnston stressed that access to the internet must be kept neutral so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commercialize the innovations they come up with in the classroom and create new competition. "Canada should be a sandbox for digital innovation," he said. (Well said! "Should be a sandbox for digital innovation". --Alex Wang)

Konrad von Finckenstein, chairman of the Canadian Radio-televi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also addressed the issue of net neutrality in his keynote speech. He said the CRTC ruling on a dispute between Bell Canada Inc. and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Providers, expected this fall, will only go part of the way toward finding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Full article at:
http://www.cbc.ca/technology/story/2008/06/17/johnston-telecom-summit.html?ref=rss


















*******************************

Aerospace profit set to fly: economist

Last Updated: Wednesday, June 18, 2008 | 11:07 AM ET Comments2Recommend4

Bombardier makes commercial and corporate jets, like the Challenger 604 above. It calls the plane, which can carry up to 12 passengers, a 'high-altitude boardroom.'Bombardier makes commercial and corporate jets, like the Challenger 604 above. It calls the plane, which can carry up to 12 passengers, a 'high-altitude boardroom.' (Bombardier)

Canada's aerospace industry is heading for five years of strong revenue and profit growth, according to a Conference Board report released Wednesday.

Demand for air travel — especially in markets like China and India — will more than offset rising fuel prices and the higher Canadian dollar, economist Valerie Poulin wrote in the board's spring outlook for th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builder Bombardier is optimistic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its proposed new smaller airliner, dubbed the CSeries, because mainline carriers need more fuel-efficient aircraft, she said.

But the plan to build the plane in Montreal will likely fall victim to the high dollar. Production may be shifted to the U.S., and last week, Missouri's governor was in Montreal, offering Bombardier incentives to locate in his state.


http://www.cbc.ca/money/story/2008/06/18/aerospace-profit.html?ref=rss












*********************

TRENDS

Business

Toyota is world's most reputable company: Study

Toyota No. 1, Google No. 2 on annual list from New York's Reputation Institute

Last Updated: Monday, June 16, 2008 | 8:45 AM ET Comments2Recommend20


http://www.cbc.ca/money/story/2008/06/10/f-forbes-reputablefirms.html











More from Forbes.com:





















********************

Law bans cigarettes, clears pot in Dutch coffee shops

Rolling a joint in a Dutch coffee shop will remain legal but smokers who add a little tobacco to the mix will be breaking the law, under new rules that take effect in the Netherlands on July 1.

The ban outlaws tobacco in enclosed, public spaces but pure cannabis is exempt. The law was introduced as a health and safety measure for employees.


http://www.cbc.ca/consumer/comm-oddities/2008/06/law_bans_cigarettes_clears_pot.html












*************************

IN DEPTH

Consumers

Online Canadiana: If you list it will they buy it?

Last Updated: Wednesday, June 11, 2008 | 4:50 PM ET Comments1Recommend7


http://www.cbc.ca/consumer/story/2008/06/11/f-canadiana-on-sale.html


















*****************

Rogers, Telus criticize consumer complaints agency
Canada's telecommunications consumer complaints agency came under fire from some of the country's largest telecom companies on Tuesday.








*************

Teens glued to screens, study suggests

Last Updated: Thursday, March 13, 2008 | 10:12 AM ET Comments6Recommend25

A study of Montreal teens shows some are spending a startling amount of time in front of a screen — be it attached to a TV, computer or video game.

'The more time kids spend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playing on the computer,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become overweight.'—Tracie Barnett, researcher

And kids from lower-income neighbourhoods in particular seem to be spending a lot of time glued to screens, suggested the study, which was presented Wednesday at a U.S. scientific conference.

"Girls that lived in these more disadvantaged neighbourhoods, they were up to four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in these high-viewing groups," lead author Tracie Barnett said in an interview. "Whereas for boys, it was about two to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he bulk of the kids studied — about 60 per cent — spent an average of 20 hours a week in front of a screen, whether that was to watch TV, play a video game or navigate the internet for recreational purposes.

But about a third spend closer to 40 hours a week in front of a screen. And between seven and 10 per cent of the teenagers logged 50 or more hours a week of screen time,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e Canadian Pediatric Society recommends kids spend no more than two hours a day watching television.

"I'm not sure that all parents are aware that kids are spending so much time (in front of screens)," Barnett said from Colorado Springs, Colo., where she presented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at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Conferenc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http://www.cbc.ca/consumer/story/2008/03/13/teens-obesity.html




Article - 英语学习从莎士比亚开始

英语学习从莎士比亚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2/04/29 10:09 《英语学习》
周鸿
 
事实证明,传统的那种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英语的模式,已经渐渐难以适应中国人英语水平提高的需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的汲取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语言学习的根本要求,而传统模式则是以生涩的句式为起点,在其诸多的英语教材中,很难感受到活泼的生活气息和精彩的科学文化气息,因此我们的英语学习缺乏文化内涵,体现到表达上当然会空泛无味;第二,生动活泼的语言应该是有声的思想,是人类生命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不可分割的。而传统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语言不可分割的原则,让我们失去了从系统语言学起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从发音、记忆单词、简单句型及语法开始。这种对语言肢解的学习方法,结果只能导致表达呆板、语言、语调中国化的英语;第三,人类天生就有系统学习语言的能力,从来没有难易之分,无论简单和复杂,只要不断模仿、练习就可以掌握,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而传统模式则让我们从易到难、从初级到高级来学习英语,这种方式背离了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所以收效甚微。只有一开始就系统地学习英语,才能完整地掌握英语。(详见《英语学习的科学观》)
  背文章是学英语的最佳途径
  系统的掌握在于对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熟练把握,而语言系统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只有在整体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把握语音、语义、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系统、完整地掌握语言。
  一个在母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有大量听和说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把握语言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他在三岁之前就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母语。
  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客观上不可能像母语那样有大量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系统把握英语,就要求学习内容中含有丰富的词汇,而且这些词汇之间要具有高度的关联,以便在有限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系统的完整性,使我们能在短时期内把握英语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从学习英文文章入手,因为文章是语音、语义、语法的有机组合,在学习过程中可逐渐体会和掌握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莎士比亚》开始
  背文章要背经典文章,因为经典不仅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而且含有高度凝炼的语言,值得终身背诵学习。在众多的西方经典名著中,我们为什么选择莎翁作品作为英文经典学习之基础,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首先,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其不朽的人文思想作为西方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为世人所推崇,价值历久而弥新,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此为引领让孩子深入到西方文化中去也是轻松自然的事。
  第二,莎翁的语言精炼优美,形式中诗歌、散文、民谣无所不有;人物及事理俱全,场景丰富,因此,其语言的全面性、整体性优于其它形式的英文经典,这对孩子学习英语是极为有帮助的。
  再次,学习语言,“语”和“文”均不可偏废,莎翁剧作以人物对白为主,是“语”和“文”的高度融合,从莎翁剧作入手学英语,“语”和“文”可同时进步,这一点是其它以“文”为主的英文经典所不具备的。此外,莎翁作品,每一场均可做为独立的文章,场与场、幕与幕之间又上下成文,这也符合我们选择长篇文章的初衷。
  编辑及学习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仲夏夜之梦》进行编辑,在保持经典原貌的基础上,按每15句一个章节进行分段,可分为137个章节,约2055句。
  《莎士比亚》系列经典教材均配有“领读、跟读”和“全文朗读”的教学录音。学习的方法是:不需要英语老师,不需要翻译,不需要纠正发音。只要让孩子跟着“领读、跟读”的录音带反复听,反复读(让孩子看着书,并手指着单词,这样可增加识字效果)。开始时,孩子会语音含糊,但只要跟读五十遍到一百遍,孩子就能背诵。在几个月后,孩子的语音、语调会越来越清晰流畅,背诵速度也越来越快。学习进度:两天五句,加上复习,一星期约可背十五句,只要一两年,孩子就能背下整本书,一生的英文基础即已奠定。
  十三岁以前是人生记忆和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若错过这个时期,学习和背诵长篇经典就很难了。当然,成年人若能抛开固有的英文学习观念而埋首经典,相信“书读百遍”之后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同时也可弥补西方文化修养之不足。
  经典语言与现代语言
  或许有人会问,莎士比亚的语言是古代的语言,这个时代能用得上吗?其实,现代语言是由古代语言演变而来,很多古代语言形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并没有发生变化,经典中精妙的语言在现代仍具有无限活力,几个世纪以来莎翁的作品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所喜爱,其戏剧更是在舞台和银幕上盛演不衰,其笔下的人物和语言早已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相融合,岂有今古之分?熟练地掌握这些精妙的语言可以极大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要使现代语言更丰富多彩,更具有生命力,也只有立足于对古代语言的消化及吸收的基础上。
 第三,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自身所使用的工具,人类一代一代沿袭语言、传承文化,而且语言的变迁也是人类随时代的不同而自行改变的。因此,心智自由活泼、熟背经典的孩子对语言形式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同样有助于对语言深刻的理解与学习,同时可以保持孩子学习和背诵的长久兴趣。
 我们希望通过英文经典导读活动的推广,以期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培养出如辜鸿铭、钱钟书、林语堂等中西兼通的大家,不辜负中华历代硕学通儒辈出之盛名。

- Copied from http://edu.sina.com.cn/en/2002-04-29/2963.html on April 16th, 2004

Copied - 美国华人中年移民生活漫谈

作者: 友明 类别: 海外 内容: 海外华人 文型: 杂文 读数(排名): 2 (No.2429) 评论: M-沙龙 || 投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百万华人因移民、求学或其他原因来到美国寻梦。他们月月年年劳碌,辗转春夏秋冬。如今,淌过世纪的沧海桑田,大多数人已加入了美国藉。 不管他们被称为“华裔美国人”、“美国唐人”、“美国华人”或“美籍华人”,都有着许多共同的经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点一滴都是曲的狂飙、歌的呼 啸。笔者试从飙声呼啸声浪中攫取几片音符,打入激越的键盘。
刚来美国那几年,许多中年移民和亲戚朋友们一起聚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找到工作了吗?”、“学会开车了吗?”、“准备买房了吗?”、“有没有办医疗保险?”等等。诸如此类的“创业语言”,总是出现在美国移民生活的“初级阶段”里。
随着逐渐适应美国生活,建家立业和入籍买房,他们的“创业语言”也渐渐淡化了,最关心的是“孩子的书读得怎么样了?”、“换好点的车了吗?”“准备到什么地方玩?”、“还玩股票吗?”、“什么时候再回国看看?”等等,属已适应美国生活的大众化语言。
还有 一些诸如婚姻、就业和爱好等个人语言,不一而足,但大家最关心的是关于个人生命的话题。许多人在拥有可观的家园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健康已付出了沉重的代 价,最常见的是体虚发胖高血压。如果你有此状的话,每次参加聚会,一定有好多人问你“怎么又胖了?”、“血压降低了吗?”、“该认真减减肥了!”这类属于 关爱身体健康的语言,在生活稳定之后,才发现说得太迟了。
蓦然 回首移民路,许多人惊叹:几十年奔波劳累,从大中华国土打拼到美国,又在美国入籍安定生活,所谓“美国梦”,也只不过图个美式小康和自由:有房、有车、有 家、有便宜的食品、可以到处玩,还有许许多多的言行自由。但是保险贵、看病贵、物价连年涨,要付房款车款,要养家糊口,手头银根也不宽松。所以他们不仅很 少在家休息和出门旅游,还要打多份工,不这样卯足劲干活家庭生活就成问题。时间总是花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里,当然自由的权力也用不多。另一方面前几年美 国经济不景气,人人担心会被解雇,一失业就可能陷入生活危机。更不用说恐怖主义的阴影笼罩着原本就不圆的梦境,梦不圆觉也难圆,战战兢兢筑起的家园不知能 挺几多春秋?
为了 有限的生存和发展,移民们总是忙啊忙!没完没了的忙!忙到把身体这生命的本钱也花过了头,所以有那么多人因没时间减肥健身,造成身上的脂肪多,赘肉多,健 康状况差,即无奈又无法。而那些高收入的人,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家务事请人干,业余时间就休息和运动,劳逸结合得好,要达到身体好和身材棒就不难了。
如果你到减肥俱乐部看看,里面的人大都是达到中产阶级以上的水平。更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医学科学的要求减肥,什么活都不干,专门在家减肥健身,每月花去的费用可能远远超过一个蓝领工的月收入。
所以,减肥健身也要有钱。在美国从来就是越有钱的人身体越好、身材越棒,越穷的人越身虚体胖,我觉得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有没有时间安排休息和运动,而不在于吃。在美国只怕营养过剩,不怕营养不足。
有一 位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他们工厂因大维修,老板要他停工半个月,他就在家休息,每天睡足八小时,再运动散步一小时,两星期下来,体重居然减少了六磅,气色红 润了,精神也好多了。可是一上班之后工作紧张,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体重又逐渐回升,脸上的黄斑色泽也加深,回到那种走路总是轻飘飘的精神状态。
联想到有的医生说睡眠充足才能消耗体内脂肪的道理,看来在这位朋友的身上得到了验证。他平时每天不论工作再紧张也要坚持一小时的运动或散步,经常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跑得满头大汗,身上的肉却没掉一磅,可能就是因为睡眠不够,运动量再大也无济于事。看来,人在疲劳的状态下,连觉都没法睡,睡眠重要还是运动重要?还得好好想一想,很少看到医生们谈论这个问题。
没有充足的睡眠,身体健康状况必然每况愈下,每个移民都不例外。
什么时候中年移民们才能每天安安稳稳地睡八小时,以此来保证身体健康的需要呢?
有必要举出一些例子对比一般美国人和华裔移民睡觉的作息时间。
美国 人一般每天上班时间大都八、九个小时,加上开车或乘公车两、三个小时,从出门到回家要十二个小时。另外十二小时大约是这样安排的:早上上班前要准备一小时 至一个半小时,用于洗澡、化妆、早点;下班回家要用两、三个小时洗澡、做晚餐、看报、看电视新闻、上网和看一大堆有用的或是无用的信。如果你想睡觉的话, 正好有八小时让你睡。但可能会有一大堆事让你做:接电话或是打电话、临时要出去买点东西。七扣八除,每天也只剩下约七小时睡眠了。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每天早晚还要自己接送上学或是花钱顾人接送,即使白天请了保姆,夜里你也被孩子烦个够,今天牙疼明天撒尿在床,把你耗得精疲力竭。还有许多家务活要做,这只是其中一例。
所以,美国上班族每天要睡八小时安稳觉就不易,更不用说移民。中年华裔移民与一般美国人比之,业余时间更忙。
第一,不喜欢吃西餐,每天要多花一两个小时做中饭。
第二,经常要抽时间学习英语,上英文夜校或阅读英文信件。例如,美国的信特多,经常是一天就要看一堆英文信件,看不懂就要查字典,生怕把重要的信扔了,一天花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第 三,每天晚饭后都有好几个无聊的商业电话骚扰你,最常见的是要你买电话卡或信用卡等。还有人从电话簿上专挑那些华裔姓名家的号码打,让你洗澡大便都不得安 宁,你接电话时出于同胞情意,常常是按住内心的烦躁礼貌回答,放下电话后心中的火气却难以下降,把正在进行中的事宜给断送了。
第四,经常有“紧急情况”发生,把原本就很珍贵的片刻安宁搅乱了。最常见的是下班回家后刚想歇歇,随手撕开信件,发现信用卡账单和电话账单被有意或无意多算,一团无名火又在你胸中烧,要打电话更正,叫一通电话有时要半小时,英文差的人还得等对方的中文翻译,从等人到说清楚一小时也要耗。再比如,某朋友有要事相求,在电话里讨论,热了线路却冷了饭菜。
第五,美国的中文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许多频道任你点,可以从故乡情家园爱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填补在异国他乡的文化心灵空缺,平衡舒缓一天的劳累,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常常是开了电视,迷了画面,却把应办的事忘了。
这只 是美式和中式的正常的作息现象中的几个例子,但还有许多例外。如这几年因经济不景气,许多公司不肯招收足正常的职工数目,就采取经常要求工人加班的手段, 工人不加班就会影响到生产任务,不服从加班老板不能勉强,但有可能以其他原因为由解雇你。为了保住饭碗,大多数工人只好顺从。在这些公司里加班的华裔人数 比例远远超过美国人,每天经常要工作十几小时,休息睡眠时间就更少了。而美国人你让他干太累了他就自动辞职,眼皮都不眨一眨。
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外”:许多华人移民打两份工或三份工,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他们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但这种作息时间违背了人类的生活规律,无疑是不利身体健康的。
有这么多的活要做,在劳累中奔波的移民们自顾不遐,还有什么时间去睡好觉养好身呢?即使想有,也只好从正常的业余作息时间中挤出。
首 先,一般老美早上要花约一小时洗澡化妆,打扮得容光焕发,你可以不那么显摆。这一小时你可以省五十分钟,随便拨乱反正一下头发,加上刷牙洗脸不过十分钟。 如果你是个蓝领工或是打餐馆扛大包的话,装扮马虎点还可混混,因为一天到晚没几个人接近你。但如果你做公关或在科室的话,非常讲究个人形象,你要是两天同 穿一件衣就被视为外表不洁净,形象分不及格,更不用说你不梳洗身上怪味难闻,跟你说话嫌你嘴臭,和你坐在一起嫌你身臭,客户见了你谈生意拉开距离,老板看 你眼神好像暗示要炒你,总有一天你会把自己炒走。
其次,不天天看信件,到周末一起看。但 不看信件也得拆信件,看个大概,把无用的扔掉。遇到重要的信件,如账单、银行通知、医院通知、政府部门和法院的通知,你不得不要细看,查出每封信规定的回 复日期,才不会过期被罚或过失违法。例如,几乎每位已入籍的移民可能每年都会收到法院寄来的当义务陪审员的通知书,你若不能出席必须写明原因并在数日内回 信,你如不小心把这么重要的信扔了,就可能被视为践踏公民权力或违法。
再次,没时间就不到公共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读英文夜班,或者读到会基本会话就停下了。事实上也是这样,大部分英文差的中年移民上ESL(英语为 第二语言)课程后,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因为要继续的话,每天平均要花几小时上课、阅读和做作业,就几乎没时间睡觉了。他们大都披星载月打转着上班, 还要苦度学海,除非有超强体力和过人的脑力,否则只有自认力不能及。对那些每天做十四、五个小时的移民而言,想都不敢想再读书。
所以,我们要讨论读书和睡觉哪重要?移民们在超载的生活压力之下,是否有能力学好英文这个话题。
没有人去调查除留学生移民之外的一般移民中有多少人读完了ESL,但据我所知,四十岁以上来美的英文底 子差的移民,能完成ESL学业者凤毛麟角。有个问题非常令人深思:政府每年都花了许多钱来办社区学院,在学院里设立可以帮助移民学习就业的各种课程,可是 据我所知,许多社区学院的ESL教室却常常座位冷落,每学期都有不少学生缺席或忽然退学。美国的社区学院条件都非常好,可以在学校从ABC学到大学一般课 程,ESL大部分课程对移民又是免费的,不用说明亮的课堂、舒适的冷暖气调节室温、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宽敞的图书馆等等,还有不少义工辅导员帮你发音、 改作业,可是那么多移民们却不得不放弃学习机会,多可惜!
美国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资金庞大,包括鼓励移民学习基础英文,掌握基本就业本领,获得更好职业的投资,这是政府对移民的大力支持,也是移民们最宝贵的权力。但这些钱从何而来,当然是取之于民,取之于包括从那些需要学英文的 移民交纳的收入税里。移民们每年不知掏出多少血汗钱交税,正是从免费开始上社区学院学ESL中得到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免费”其实是“有费”,而且是 非常贵昂的学费,所以说你不上学其实就是白交了学费,白花了你的血汗钱,白白放弃了自己的权力。为什么我们要做这种傻事呢?其实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好像 没人算过。
若不是为了有时间休息,为了明天还要上班,为了交车款、房款,为了多赚一些回故乡的盘缠,为了再看一眼久别的江东父老,为了圆难圆的美国梦,有谁不愿意坐在那么温馨的课桌前听课呢?在求学与生存大局中选择后者,也是在情在理。
所以我们要面对的困扰是:过渡劳累就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更好地工作。但没学好英文,只能做低级工,工作收入也低,要过更好的日子只好多打工,多劳累。许多人看着健康状况红灯高挂,还不得不撞灯,多可悲啊!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何时了!
缺乏一个社会最流行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被贬值的虚体推着高科技运转着的美利坚这盘大圆磨,旋转着永远推不到头的劳累,这就是一大群跨越世纪的中年移民的现实吗?
近几年来,我看到不少华裔移民刚退休之后,没来得及享受自己缴纳给政府的税金所应得的老年福利,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正是因为中年生活过渡劳累。用健康代价换取的美国梦,不美!
走过跨世纪的移民路,中年移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可是他们的路在何方?
在本文结束的时候,我要说明一下:文中所说道“中年移民”是指和我一样的非留学生的移民,不适合那些“精英阶层”的中年移民。



这是在 2005429 17:10:34 GMT 检索到的 http://library.muzi.com/ar/chinese/120497.shtml G o o g l e 缓存内容
G o o g l e 已先预览各网站,拍下网页的快照存档。
这网页可能有更新的版本,请按此查看最新版
本缓存网页可能引用了已经不存在的图像。单击此处,只查看缓存文本
请使用网址
http://www.google.com/search?q=cache:2Wm6lw5sXiYJ:library.muzi.com/ar/chinese/120497.shtml+%22%E6%B5%B7%E5%A4%96%E5%8D%8E%E4%BA%BA%22+AND+%22%E8%8B%B1%E6%96%87%22+OR+%22%E8%8B%B1%E8%AF%AD%22+AND+%22%E4%B8%8D%E5%A4%9F%22&hl=zh-CN&ie=UTF-8&inlang=zh-CN 链接此页或将其做成书签。



- Copied on May 10th, 2005

Alex recommends: Free podcasts

My favorite free podcasts


The quite popular "This American Life"
http://www.thisamericanlife.org/Radio_Podcast.aspx


"Quebec This Week" by CBC
http://www.cbc.ca/montreal/features/podcast/


Nova vodcast | PBS
http://www.pbs.org/wgbh/nova/rss/podcasting.html

Let's compare 2 jobs at the Oshawa truck plant

Does anyone see a problem below?


MarlboroLight wrote:
Posted 2008/06/16
at 11:20 AM ET

Let's compare 2 jobs at the Oshawa truck plant.

1/ Lug Nut Tightener, CAW member

Duties = responsible for tightening the lug nuts on the truck wheels

Qualifications = must know how to tighten a bolt

Education = grade 12 (actually I'm not certain he finished high school)

Wage = $33/hr plu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package including dental


2/ Mechanical Engineer, non-CAW, contract

Duties = performing FE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deflection of the doors and underbody in a side impact accident.

Qualifications = must have intimate knowledge of CAD software, crash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a strong background in metallurgical science.

Education: 4 year bachelor's degre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 2 yr masters in metal de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Wage = $27/hr, no benefits but has free access to first aid kit

DOES ANYONE SEE A PROBLEM WITH THE NUMBERS ABOVE ???????
144Peoplerecommendedthis comment144

http://www.cbc.ca/money/story/2008/06/16/gm-protest.html?ref=rss